作为一名口腔科医生,提到“脓”这个字,应该是见怪不怪,近日我接诊一起严重的腺源性牙源性联合感染病例,在配合主任周光明进行手术的过程中,却被这个字深深的震撼到了。
患者是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,因肺炎在我院呼吸科住院,入院前牙痛不适未在意,入院第二天疼痛剧烈来我科会诊。当时患者面部右侧皮肤光亮,肿胀的像个要爆炸的气球,几乎张不开嘴,完全看不到口内情况,结合患者当时状况,先建议抗炎对症治疗,密切观察病情。4月30日,患者再次会诊,此时患者右面部肿胀有所消退,脓肿呈波动感,患者右颊部就像埋了一颗充满脓液的“炸弹”,不知道会从哪个位置爆发。工作十余年,我也是头一次见到脓肿这么严重的患者,于是赶紧找来主任周光明会诊。
周主任经验丰富,很快确定了感染部位,在处理脓肿部位时,脓液迸溅到他身上,他像没看到一样,依然在耐心的安抚患者。患者右侧咽旁间隙感染扩散到右颊间隙,左侧前磨牙区不正规的镶牙造成口内窦道、口外皮瘘,左右两侧、腺源牙源混合多处感染很罕见、很复杂、也很严重。
经过与周主任病情讨论后,我们决定进行脓肿切开引流,考虑患者年龄较大,危险难度增加,首先进行了穿刺引流,先吸出了大量脓液。确定好切开位置局麻后,主任近距离操作,动作轻柔的切开患处并行钝性剥离。此时,一股股脓液持续涌出,溅到了主任的脸上、身上,他没有迟疑一下,专心致志的为患者做手术。这一幕深深震撼了我,在大脑一片空白了几秒后,迅速配合主任消毒、冲洗,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也默不作声的配合着所有操作。我们反复多次冲洗,大量的白色、草绿色脓液被冲洗出来,最后将引流条置于脓腔内,患者的“脓弹”被成功排除,看着面部明显小了一圈,患者自述轻松了许多。
周主任从医多年,经验丰富,视患如亲,一直是我敬仰的榜样,这个罕见“脓弹”病例的处理,使周主任在我心中的位置再一次得到升华,医者仁心,忘我工作的境界值得我们每一位年轻医生学习。周主任无愧“光影灯下的口腔健康守护神”这一称号!目前,患者明显好转,持续进一步治疗中。

【延伸阅读】正常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,当感染侵入这些间隙时,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,炎症产物充满其中,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。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,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,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感染。
<p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clear: both; min-height: 1em; color: rgb(62, 63, 62); font-family: -apple-system-font, BlinkMacSystemFont, " helvetica="" neue",="" "pingfang="" sc",="" "hiragino="" sans="" gb",="" "microsoft="" yahei="" ui",="" yahei",="" arial,="" sans-serif;="" font-size:="" 15px;="" letter-spacing:="" 1px;="" background-color:="" rgb(241,="" 248,="" 248);="" box-sizing:="" border-box="" !important;="" word-wrap:="" break-word="" !important;"="">
我们遇到的这个病例就是腺源性和牙源性联合的感染。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,我们发现,患者口腔卫生差,之前还有不正规镶牙史,加之高龄老人免疫力低,分析发生复杂感染与这些有一定关联。在此,口腔科全体医护人员提醒朋友们,尤其是老年朋友,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,镶牙要到正规医疗机构,口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