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科普知识的深入宣传,大部分家长对维生素D都有了一些了解,知道它能促进钙的吸收,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,但还有一些家长,在是否需要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困惑,下面我想就着共性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。在开始之前我想明确一点,那就是儿童补充维生素D必不可少!
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
赵光侠
真的有那么多人缺乏维生素D吗?
目前,对维生素D的研究是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热点问题,首都儿科研究所吴光驰老师最近在《早产儿骨健康评价与管理》中提到:母亲和新生儿在北纬41°以北地区,维生素D缺乏率100%;北纬41°以南地区,维生素D缺乏率在40~90%。由此可见,维生素D缺乏是全球性问题。
我们辽阳属于北纬41°以北地区,是维生素D缺乏的“重灾区”。在这里我还要强调的是,我们的孩子,在成长的过程中,由于生长速度快,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增加,更是维生素D缺乏最为严重的人群之一。
维生素D在人体内究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?
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,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。它可以调节机体骨和钙磷的代谢,增加骨量,促进骨骼、牙齿的发育;还可以发挥激素样作用,参与体内免疫调节。在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维生素D是促进机体钙吸收的幕后功臣,它可以把血液中的钙搬运到骨骼中,形成“钙库”,骨骼中的钙占人体总钙的90%。当机体缺钙时骨骼就会释放钙入血,来维持血液中钙浓度。如果没有维生素D,我们摄入再多的钙,吸收率最高也不过是10%,同时因为缺少维生素D的搬运会造成我们骨骼中“钙库”的匮乏。所以说,充足的维生素D是保障最佳钙吸收的必要条件。
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儿童哪些疾病?
近年来研究发现,维生素D除了上述作用以外,它还可以作用于胰腺细胞,心肌细胞、血管内皮细胞、神经细胞、以及免疫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,参与呼吸系统疾病、心脑血管疾病、内分泌系统疾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肿瘤等的发生。具体地说,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易患生长痛、佝偻病等骨骼系统疾病;肺炎、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;肥胖、糖尿病等代谢系统疾病;类风湿、炎症性肠病等免疫系统疾病;川崎病、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;食物过敏增加等变态反应性疾病;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;认知障碍、抑郁症、孤独症等神经系统疾病;以及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和学习,导致学业落后等等。
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孤独症的孩子,无异于是一个家庭的灾难,孤独症可以说是一种儿童期发生、几乎要伴随一个人一生的疾病,近年来维生素D与孤独症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,大量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的缺乏与孤独症的发生相关联;还有的研究证实孕妇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孤独症的发生相关联。
由此可见,补充维生素D、预防维生素D缺乏对于儿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。
如果不额外补充维生素D,单纯食补、晒太阳能不能预防维生素D缺乏 ?
谈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首先了解一下维生素D来源的三个途径:
维生素D来源的第一个途径是母体-胎儿转运:胎儿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维生素D,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的生长需要,然而我国孕妇普遍缺乏维生素D,这就导致了胎儿期维生素D的储备不足。由于乳汁当中维生素D的含量也是极少的,所以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是需要补充维生素D的。
维生素D来源的第二个途径是从食物中摄取:天然食物含维生素D很少,植物性食物如谷类、蔬菜、水果等,几乎不含维生素D;动物性食物如肝脏、蛋黄、奶油、白鱼等含维生素D只是相对多些,但如果我们想完全从食物中获取维生素D,除非你这样吃——每天吃16个蛋黄;每天吃一斤多鸡肝;每天吃一个油浸金枪鱼罐;每天吃一斤奶油,按这种吃法,天天如此我们是不可能做到的,因此靠日常饮食,几乎不可能满足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。所以说无论是已经添加了辅食的婴幼儿,还是已经和大人一起吃饭的青少年,均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。
维生素D来源的第三个途径是皮肤光照合成: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D,需要依靠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、激发合成。皮肤产生维生素D的量与日照的时间、波长、暴露皮肤面积有关。皮肤颜色较白的成人在全光照射下,晒到让皮肤变为淡红色,相当于合成维生素D1 ~2万单位,然而对于皮肤颜色较深的个体则需10倍暴露才能达到相同的维生素D水平。
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,也是预防佝偻病的重要措施。但目前由于空气污染、高楼阻挡、户外活动少和采取防晒措施等,导致紫外线被遮挡、日照不足。并且孩子的皮肤非常娇嫩,眼睛非常娇贵,不适宜长期暴露在太阳下,日晒过多还会增加成年后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风险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也建议:1岁以内的婴儿应该一直呆在阴凉处。而且日照与维生素D合成之间尚没有儿童的量化关系,家长们很难掌握日照的时间和强度。因此,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婴儿来说,日照合成维生素D并不是最佳的选择,补充维生素D制剂才是最佳、可行的方法。
如何补充和检测维生素D?
对于其它年龄段的儿童,我们也不推荐晒太阳作为孩子补充维生素D的首选,我们建议儿童每年到医院来监测一次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,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科学补充维生素D制剂。同时,我们鼓励的是在天气晴好时,儿童要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,并做好相应的防晒措施。
准妈妈们应多户外活动,食用富含钙、磷、维生素D以及其他营养素的食物。妊娠中后期适当补充维生素D(每天800单位)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的维生素D,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。
孩子从生第一天开始补充基础量维生素D(每天400单位),持续整个儿童时期。
早产儿、低出生体重儿、双胞胎、多胞胎等前3个月补充维生素D剂量加倍(每天800单位),3个月后改回基础量(每天400单位)。
0~3岁的婴幼儿和青春期的儿童每半年需要检测一次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;其他时期的孩子需要一年检测一次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维生素D剂量的调整,以保证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。
最后,辽阳市二院儿科祝您的宝宝健康成长。
文章供稿:赵光侠
责任编辑:潘 玲
图文审核:刘丽雪
排版发布:李 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