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”
每年11月第三周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“世界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”。为积极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挑战,提高抗菌药物科学管理水平,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决定在11月18日-24日组织开展“2019年提高抗菌药物认识周”活动。活动以“着眼未来 停止过度使用和误用抗菌药物”为主题,通过广泛宣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,提高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细菌耐药危机的认识。
宣传从“我”做起
我院临床药学部结合临床和患者需求,精心制作科普宣传手册近千份,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,利用大屏幕、闭路电视、宣传栏等多种媒介宣传活动主题和科普视频。为抗菌药物科普宣传更贴近百姓,临床药学部工作人员深入门诊、病房发放宣传手册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对一为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,提高社会公众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。此次活动持续一周,受到就诊百姓和医护人员的好评。
延伸阅读
相关定义
㈠抗菌药物定义:抗菌药物(antibacterial drugs)是指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,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(磺胺类和喹诺酮类)。
㈡细菌耐药性定义:细菌耐药性(bacterial resistance)是细菌产生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现象,产生原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。
滥用抗菌药物有哪些危害?
⑴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身体的每一个系统,例如:损害肝脏、肾脏功能,导致儿童听力受损,甚至致残致死。
⑵滥用抗菌药物会使抗菌药物失效,导致无药可用。我们第一次使用抗菌药物时,抗菌药物能够杀灭细菌,但是有些抵抗力强的细菌侥幸存活,剩下的的细菌大量繁殖生长;因为耐药性当我们再次使用抗菌药物时,抗菌药物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。如果我们不慎用抗菌药物,很快就没有可用的有效抗菌药物可以对抗细菌,今后,普通感冒和轻微伤害就可能致命。
常见服药问题--您问药师答
★问:消炎药就是抗菌药物?
答:抗菌药物≠消炎药。炎症不是特定的某种疾病的名称,而是很多疾病都会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。细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真菌感染、过敏、跌打损伤等都可以引发人体表现出红、肿、热、痛等炎症。而抗菌药物只针对细菌等敏感菌的治疗,对病毒、真菌、过敏、跌打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没有消炎作用。临床上通常把下面的两类药叫做消炎药,一类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,如可的松、氢化可的松、地塞米松等;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,如布洛芬、阿司匹林等。
★问:咳嗽、发烧、流鼻涕,甭管别的,抗菌药物先吃上!
答:90%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,吃抗菌药物是无效的。抗菌药物仅适用于细菌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。习惯自行选用购买感冒药+抗菌药物,结果往往是浪费和滥用。应根据医生指导合理选用。
★问:抗菌药物新的药比老的好,贵的就比便宜的好?
答:并不是。要因病、因人选择,坚持个体化给药。新的抗菌药物出现正是因为老的抗菌药物发生耐药,如果老的抗菌药物有效,应当使用老的抗菌药物。重点强调,一定要遵医嘱!
★问: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,过期的抗菌药片儿不扔掉,接着造!
答:不可以。过期可能会引起药品性状改变。治病的药,变成致病的“妖”,这事您可别小瞧。
★问:阿奇霉素和头孢类一起吃,肯定好得快!
答: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来指导,否则产生耐药菌增多,毒副反应增加,二重感染等不良后果。
★问:这顿忘吃了,下顿多吃点补上,行不?
答:无论何种抗菌药物,发现漏服后,一定按原来剂量立即补服,切忌加倍补服。并注意与下次服药的间隔时间。
★问:抗菌药物吃两天不好使就换,好了就停药!
抗菌药物的疗效跟疗程、给药途径、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。频繁更换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。用药时间不足,即使病情好转也会因为残余细菌再次繁殖而病情反弹。
★问:简单说,我们该怎么预防呢?
答:多运动,增强抵抗力;讲卫生,七步洗手法;有问题,咨询医务人员。
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
①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。
②尽早查明感染病原,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。
③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。
④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。
⑤综合患者病情、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。
图文供稿:于 淼
责任编辑:刘丽雪
校队审核:曹 倩
排版发布:李 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