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喜报】辽阳市二院荣获“辽宁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”荣誉

近日,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、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表彰卫健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,我院榜上有名,荣获“辽宁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”荣誉。
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在市卫健委的支持指导下,一年来,全院广大干部职工戮力同心,奋力拼搏,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医院高质量发展,各项工作得到上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肯定。年内,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,并先后荣
获“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”“辽阳市三八红旗集体”等殊荣。
坚持党的领导,全面加强党的建设,是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一年来,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,把党建工作写入《医院章程》,制定完善党委会、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,规范执行民主集中制、“三重一大”集体决策制度和院务党务公开制度。坚持党建业务“两手抓、两促进”,按照“抓班子、带队伍、树形象、促发展”的工作总思路,以内涵建设为抓手,厚植文化理念,强化队伍建设,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医院的各项工作之中,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,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推进,以党的建设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。
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,是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。一年来,我院坚持把提高医疗质量、保障医疗安全作为医院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,紧紧围绕加强医疗质量建设,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发展。坚持质量建院,医院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考核体系,推动医疗服务质量全面提高。推动内涵发展,强化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落实,通过院领导参加查房、组织疑难病例讨论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医疗质量,努力为辽阳人民提供全方位、全周期健康保障。明确发展定位,全院上下紧紧围绕创建“患者最信赖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”目标,持续“强技能、提质量、转作风、强服务”,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、医疗技术水平和为民服务能力持续提升,多项管理和发展指标创历史新高,年内顺利晋升三级综合医院,为辽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专科能力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一年来,医院聚焦能力建设,大力推进临床专科建设。胸痛中心全年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329例,其中射频消融术、三腔起搏器植入术、先心病介入术成功填补我市空白;卒中中心静脉溶栓治疗、急危重症抢救、超早期脑梗死救治技术娴熟,DNT时间最短达24分钟,为盛京医院本市首家“神经介入专科联盟”成员单位;康复中心是我市名科,与北京三甲医院建立“下沉+上浮”技术合作关系,并在年内完成了改造项目建设;眩晕中心由我市名科耳鼻喉科牵头,拥有全市首台SRM-Ⅳ良性阵发性眩晕诊疗系统,是我市唯一一家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授予的“全国眩晕医学专科医联体单位”,实施多学科诊疗模式,因病施治,为患者解除眩晕不适及困扰;改建后的重症医学科(ICU)宽敞明亮,流程规范,配套设备先进,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24小时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和多脏器功能支持与治疗;我院是我市唯一一家经审批通过的公立医养结合医疗机构,整合后的老年医学中心包括老年医学科、医养中心和睡眠中心,集生活护理、康复治疗、医疗救治等为一体,为“老有所养、病有所医”提供有效保障。
医院以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,以患者需求为着力点,丰富服务内涵,落实便民惠民措施,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。建设无假日医院,门诊实行全年无休服务,休息日专家轮流出诊;坚持“一切以病人为中心”,优化服务流程,建立一体化的开放式便民服务窗口,实现面对面一次性业务办理;增强服务意识,大力倡导“机关后勤围着临床转,临床围着患者转”的服务理念,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;创新服务举措,开展“云胶片”服务,有效解决了传统胶片的短板问题,为患者就医和会诊提供了便利条件;强化人文关怀,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。
年初组建了核酸采样应急队伍,全年完成重点人群和全员核酸检测167.91万人次;年内医院多次选派优秀的医务人员赴拉萨、沈阳、葫芦岛、绥中、灯塔等地驰援疫情防控;医护人员连续坚守火车站、金府酒店隔离点389天,圆满完成核酸采样点工作任务;年内完成发热门诊改造,布局流程更加规范;年末医院按照国务院最新优化“二十条”“十条”政策迅速调整策略,全院上下一盘棋,统筹调配科室、人员和药品物资,克服患者激增、工作人员患病减员等诸多困难,“保健康、防重症”,始终坚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。
获得“辽宁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”这份荣誉,是鼓励,更是鞭策。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,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在市委市政府、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,统筹推进疾病防控和医院高质量发展,忠诚实干、奉献拼搏,为全市百姓健康保驾护航,为建设宜居宜业新辽阳而努力奋斗!